【国家名称】 波兰(Poland)
【国家面积】 312685平方公里
【国家人口】 3863.2万(2001年底),其中波兰族占98%,此外还有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俄罗斯、德意志和犹太等少数民族。官方语言为波兰语。全国约90%的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
【国家首都】 华沙(Warsaw)。人口161.5万(2001年),年平均气温9.6℃
【重要节日】 国庆节:5月3日(1791年5月3日波兰颁布第一部宪法)。
【简 况】 位于欧洲中部,西与德国为邻,南与捷克、斯洛伐克接壤,东邻俄罗斯、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北濒波罗的海。海岸线长528公里。属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温带阔叶林气候。1月份平均气温-5~-1℃,7月份17~19℃。
波兰国家起源于西斯拉夫人中的波兰、维斯瓦、西里西亚、东波美拉尼亚、马佐维亚等部落的联盟。公元9、10世纪建立封建王朝,14、1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18世纪下半叶开始衰落。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三次被沙俄、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瓜分,1918年11月11日恢复独立。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战后建立波兰人民共和国,波兰统一工人党(共产党)执政40余年。1980年,反政府组织-团结工会组织全国大罢工,波当局于1981年12月至1983年7月实行战时状态,宣布团结工会为非法组织。1989年4月,议会通过了团结工会合法化、实行总统制和议会民主等决议。团结工会在当年6月提前举行的议会大选中获胜,成立了以其为主体的右派政府。12月29日,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改国名为波兰共和国,将5月3日定为国庆日。
【政 治】 1997年9月议会举行大选,以团结工会为主体的团结工会选举联盟以超出近7个百分点的优势战胜民主左派联盟,并与议会第三大党自由联盟组成执政联盟。团结工会出身的耶日·布泽克(Jerzy BUZEK)出任总理。布泽克政府主张对内寻求社会和解,加速私有化进程,对外推动波早日加入北约和欧盟。1999年,政府先后进行了地方自治机构、社会保险制度、教育体制和医疗体制四大改革。2000年,波政局基本稳定。前社会民主党主席克瓦希涅夫斯基(左翼)任总统,右翼党派控制政府和议会。由于执政联盟内部纷争及改革措施不力等原因,政府的支持率明显下降。2000年6月,自由联盟宣布退出与团结工会选举运动结成的执政联盟,团选联少数派政府继续执政。2001年波政局基本稳定。9月举行了剧变后的第四次议会大选,民主左派联盟党(简称“民左联党”)-劳动联盟获胜,原执政的团选联和自由联盟均未能进入议会。10月,民左联党-劳动联盟与农民党组成联合政府,民左联党主席米莱尔出任总理。波新政府强调继续奉行既定的外交方针,在进一步加强同北约合作、加大入盟准备工作力度的同时,突出地区合作的重要性。实施“新东方政策”,重视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所有东方邻国的关系,波俄关系得到改善和加强。对内出台一系列旨在使经济尽快复苏的改革计划。2002年,波政局总体稳定。执政联盟内部矛盾不断,议会内党派斗争激烈。为解决财政困难,扼制经济下滑,政府出台了包括降低社会福利在内的一系列紧缩措施,致使社会不满情绪上升,政府支持率明显下降。
【宪 法】 1997年4月,波兰国民大会通过新宪法。 新宪法于1997年10月生效。新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和以社会市场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制,规定:众议院和参议院拥有立法权,总统和政府拥有执法权,法院和法庭行使司法权;波经济体制的基础为经济自由化、私有制等原则;波武装力量在国家政治事务中保持中立。根据新宪法,议会可以五分之三的多数否决总统的“否决”。
【议 会】 国民大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任期四年。众议员460名,参议员100名,均通过直接选举产生。本届议会于2001年9月23日成立,共有七个党派进入议会。众议院的组成是:民左联党-劳动联盟215席,公民纲领派57席,自卫党50席,法律与公正党44席,农民党41席,波兰家庭联盟党36席,人民保守党8席,无党派议员9席。众议院议长马莱克·博罗夫斯基(Marek BOROWSKI,民左联党),2001年10月19日当选。参议院的组成是:民左联党-劳动联盟75席,2001阵营14席,农民党5席,波兰家庭联盟党2席,自卫党2席,独立参议员2席。参议院议长隆金·帕斯图夏克(Longin PASTUSIAK,民左联党),2001年10月19日当选。
【政 府】 本届政府于2001年10月成立,后经多次改组。截止2002年底,政府总理和主要部长名单如下:部长会议主席(亦称总理)莱舍克·米莱尔(Leszek MILLER)、部长会议副主席兼财政部长格热格什·科沃德科(Grzegorz KOLODKO)、部长会议副主席兼基础设施建设部长马莱克·波尔(Marek POL)、部长会议副主席兼农业及乡村发展部长雅罗斯瓦夫·卡利诺夫斯基(Jaroslaw KALINOWSKI)、外交部长沃齐米日·齐莫舍维奇(Wlodzimierz CIMOSZEWICZ)、内务和行政部长克日什托夫·雅尼克(Krzysztof JANIK)、国防部长耶日·什马伊津斯基(Jerzy SZMAJDZINSKI)、经济部长雅采克·皮耶霍达(Jacek PIECHOTA)。
【行政区划】 1998年7月,议会通过了政府制定的关于地方自治机构改革方案,决定将原有的49个省调整为16个省,同时重新设立县制,由目前的省、乡两级改为省、县、乡三级,共设16个省,308个县,2489个乡。10月,全国举行了三级地方自治机构选举。新机制于1999年1月1日启动。2002年10月,波举行地方自治机构换届选举。
【司法机构】 最高法院是国家最高审判机关。最高法院对下属法院的审判活动实行监督。法官由总统任命,现任最高法院院长莱赫·加尔多茨基(Lech GARDOCKI),1998年10月就职。1990年3月波众议院通过检察院法,规定检察院作为一个司隶属于司法部,由司法部长兼任总检察长。
【政 党】 根据1998年实施的新政党法,必须收集一千名以上成年人的签名才可建立政党。目前已注册登记的政党有两百余个,有影响的政党有:
(1)民主左派联盟党(Partia Sojuszu Lewicy Demokratycznej): 执政党。1999年4月成立,党员约10万。该党的奋斗目标是:把波兰建设成公正的、持久发展的民主法治国家。该党的宗旨是:保障经济的快速发展;实行全部免费教育;实行亲家庭的社会政策;力争实现男女平等;加快波兰农村的文明变革;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在维护国家世俗性的条件下与教会和宗教联合会开展合作。1999年12月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莱舍克·米莱尔(Leszek MILLER)为最高委员会主席,克什日多夫·雅尼克(Krzysztof JANIK)为总书记。在2001年9月的议会大选中,民左联党与劳动联盟共同参选并获胜,10月与农民党组成联合政府,米莱尔出任总理。2002年2月,民左联党召开全国代表会议,选举马莱克·迪杜赫(Marek DYDUCH)为总书记,原总书记雅尼克增选为党的副主席。
(2)波兰农民党 (Polskie Stronnictwo Ludowe):执政党。1990年5月5日由波兰农民党-复兴派(原统一农民党)和波兰农民党-维兰诺夫派(代表农民运动中以宗教社会学为基础的独立倾向的一派)合并而成。党员约14万,是波兰党员人数最多的政党。主张政治自由、多党制和议会民主;主张有调节的市场经济,对各种所有制形式应一视同仁,增加国家对农业的干预,放慢对国有企业私有化的速度;提倡免费教育、减免部分医疗费。该党在2001年9月的议会大选中名列第五,后与大选中获胜的民左联党-劳动联盟组织联合政府。最高执行委员会主席雅罗斯瓦夫·卡利诺夫斯基(Jaroslaw KALINOWSKI)。
(3)公民纲领派(Platforma Obywatelska):在野党。成立于2001年1月。2000年总统大选独立参选人奥莱霍夫斯基和分别退出团选联和自由联盟的众议长普瓦任斯基和参议院副议长图斯克发表共同声明,宣布组建“公民纲领派”选举委员会,并在大选后将其改建为政党。该组织具有中右派的、温和的自由保守性质。主要纲领为:发展教育和经济、与贪污腐败作斗争、使国家非政治化及对农村进行结构改造。主席马切伊·普瓦任斯基(Maciej PLAZYNSKI)。
其它主要政党还有:劳动联盟(Unia Pracy)、自卫党(Samoobrona)、波兰家庭联盟党(Liga Polskich Rodzin)等。
【团 体】 (1)团结工会(NSZZ Solidarnosc)。1980年成立,1982年12月波当局宣布实行军管时被取缔,1989年4月恢复合法地位并在同年6月议会选举中获胜。在1993年9月的议会大选中得票率不到5%,未能进入议会。1996年6月,团结工会联合基督教民族统一党、中间派协议会等35个右翼政党和团体组成团结工会选举联盟,马利安·克萨克莱夫斯基(Marian KRZAKLEWSKI)任主席。在1997年的议会大选中团选联获胜,并与自由联盟组成联合政府。2001年,由于执政联盟内部矛盾以及改革措施不力等原因,政府的支持率明显下降,不少党派和议员纷纷宣布退出团选联。在2001年的议会选举中,团选联未能进入议会。10月,团结工会召开第14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做出决议,禁止任何政治组织使用“团结工会”这一名称和标志、禁止工会领导人同时担任政党的领导职务,克萨克莱夫斯基继续担任团结工会主席。2002年9月,团结工会举行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雅努什·西尼亚德克Janusz SNIADEK)当选为主席。
(2)全波工会协议会(Ogolnopolskie Porozumienie Zwiazkow Zawodowych)。成立于1984年11月,拥有会员400万(1998年)。主张捍卫职工利益,反对国营企业私有化和普遍私有化的政策,提出提高超额工资累进税、增加退休人员收入、解决职工住房困难等一系列关系到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要求和主张。2002年5月,全波工协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今后四年的活动纲领及一系列决议,马切伊·马尼茨基(Maciej MANICKI)再次当选为工协主席。